跨系统、跨品牌的产品数据互联互通
针对项目状态一键定义组件系列
概况一览
汽车制造
沃尔夫斯堡,德国
营业额:2228.8亿欧元(2020)

公司介绍
就营收而言,大众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集团的汽车销量也位居全球第一,直到 2020 年被丰田集团超越。2020 年,大众汽车集团拥有超过 66 万名员工,如今的大众汽车集团(VW AG)是大众乘用车品牌以及众多子公司的母公司。
我们需要实现一键判定项目状态。
——Patrick Stiefel博士,大众汽车集团
挑战
大众汽车的开发物料清单(E-BOM)是物流流程的基石。它是在构建产品组件架构时的主要考量因素。参与开发流程的其他相关方,包括财务、采购、车型配置、原型制造、质量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等部门,各自使用基于特定流程的视图。这些视图由分散的部门专用工具管理,一般都基于模板结构搭建,而该模板结构又依赖相关产品结构提供信息。
使用这些视图时,一大难题随之而来:即便集团内部组件命名不统一,且开发期间零件编号频繁变动,仍需精准定位流程所需组件。因此,常规搜索常常无法给出理想结果,进而对视图的质量与时效性造成不利影响 。
解决方案
abat 实施了一种可扩展的模型概念,用于构建组件系列,并利用其定义各部门特定视图。这一集团产品标准(KPS)能够基于集中管理的数据对象(组件系列),定义独立于产品结构且可引用BOM对象的模板视图。为了界定相关组件系列,对集团内所有现行的物料清单进行了评估。

项目情况
在产品开发早期,除了需求说明,技术产品说明(TPD)是判定项目状态的重要依据。随着开发工作推进、成熟度提升,TPD需要补充BoM中的信息,因为这份清单记录着开发成果。
但由于TPD和BOM在数字化层面缺乏关联,项目管理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检索信息。这不仅导致项目状态判定效率低下,而且信息常常因延迟而滞后,可能会使项目决策面临风险。
所以,该项目的首要目标是直接借助各系统内的产品及流程数据来判定项目状态。为此,定义了一种带有唯一识别 ID(KPS ID)的全新业务对象 ——“零件族”。依靠这些零件,就能在不同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很快,通过通用方法,这一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利用这些数据对象,能够针对联网的产品数据定义跨系统视图,从而实现高效且契合各部门需求的评估。同时,视图定义与具体车型无关,由流程合作伙伴负责把控。
我们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所有现行BOM以及其他产品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依据零件的使用情形与命名规则,确定了组件系列(即 KPS 基本元素)。系统生成了一万多个组件系列建议,随后由BOM管理部门的产品数据专家进行核查。专家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建议加以调整,最终完成确认。
考虑到数据量巨大,而且不同部门需要同时使用这些数据,很明显传统电子表格程序无法满足需求。为此,我们与集团信息技术部门、产品数据部门展开敏捷协作,开发出一款基于数据库的工具。借助该工具,能够对系统给出的提议质量进行检验。
与此同时,我们和其他流程合作方共同确定了 KPS 元素的初步视图,即所谓的扩展元素。
KPS 知识库的敏捷实施工作,是在存储物料清单的同一系统中开展的,并且以共同制定的用例为基础。随着物料清单的扩充以及机械组件集团产品标准的应用,第一阶段的实施工作顺利完成。
在整合相关方法后,KPS 在第二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将融入集团组件管理体系(涵盖软件开发),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效
集团产品标准(KPS)明确KPS 元素并将其整合到大众汽车集团产品数据管理的流程之中
提供统一的数据模型和功能,用于生成BOM产品结构的特定流程视图
项目成果
通过确定KPS元素并将其落实于BOM之中,为面向对象、覆盖集团范围的组件管理奠定了基础。此外,KPS元素能够实现跨系统、跨品牌的所有零件相关产品数据的互联互通,还能基于具有约束力的产品数据创建特定流程视图。
在这一过程中,abat 深度参与了项目,从最初的概念构思,到流程定义、开发、测试,直至项目上线。
在极短时间内开发出了一款可替代 Excel 的工具。大众汽车的产品数据部门以高效可靠的方式助力确定组件系列。在这个跨品牌项目中,所有流程合作伙伴勇于开拓新领域、推动跨部门项目圆满完成的开放态度,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通过与 abat 在 KPS 项目中的合作,大众汽车集团产品数据流程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持续提升。不仅如此,产品数据也实现了跨品牌的统一协调。”
——Patrick Stiefel博士,大众汽车集团项目经理
